病理诊断基础:合格的标本制片
病理诊断的方法:
病理诊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学习中不但要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及相关的边缘知识,更重要的是不断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由于疾病的形态变化错综复杂,首先应学会如何去观察,如对大体标本的观察。观察大体标本是诊断疾病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要了解其形态特点,切面、颜色、质地等,就要勤于多观察、多取材、多切片,从而获得可靠的依据;同样在观察病理组织结构时要全面细致,了解其细胞形态特征,分辨组织结构的层次及毗邻关系,弄清复杂的组织构象,同时要理论联系实不断提高综合分析能力,最终实现解决问题的能力。
合格的标本制片:

1. 组织标本的固定:固定液的配制(10%中性缓冲福尔马林),固定液的量必须大于组织的5-10倍,组织离体30分钟内要进行及时固定。
2. 标本取材:熟悉这是什么结构?病变是什么性质?病变有多广泛?不确定标本多取材,多切片。
3. 脱水:通过脱水机进行脱水,熟练掌握脱水时间及时间灵活调整。
4. 包埋:控制包埋机温度,并正确包埋步骤,如散在组织因聚拢,特殊标本需垂直。
5. 切片:熟练操作切片机,切片2—4微米,并保证切面质量,切片流畅,无气泡,折痕。
6. 染色:熟练掌握染色程序和时间,并灵活调控颜色时间,染色的配制,根据染色效果评估染色液并更换。
7. 封片:封片时保持片子整洁,无气泡,无折痕。
一张合格的标本片子,是病理诊断的基础,病理医师才能更好的观察组织结构、细胞形态,同时要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提高综合分析能力,实现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真正体现临床病理诊断“金标准”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