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属病毒感染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主的一种动物源性传染病,病死率几乎100%。全球每年狂犬病死亡例数约59 000例,主要发生在亚洲和非洲,我国为狂犬病流行国家。我国狂犬病暴露就诊人群以Ⅱ级和Ⅲ级暴露为主。规范的狂犬病暴露后预防处置可几乎100%预防发病。

病毒主要通过破损的皮肤或黏膜侵入人体,临床多以特异性恐风、恐水、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为表现,给人类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人的狂犬病99%由犬咬伤传播,及时、规范的暴露后预防处置是预防狂犬病的最有效策略。
一旦被咬伤,如果没有太明显的大出血,应尽量避免包扎伤口,伤口处置的目的是尽可能清除伤口中的狂犬病病毒和细菌,局部伤口处理越早越好,包括对每处伤口进行彻底的冲洗、消毒以及后续的外科处置。伤口处理的越及时,对侵入伤口的病毒的清除和杀灭效果就会越好。
01
狂犬病暴露、分级、处置原则
狂犬病暴露是指被狂犬、疑似狂犬或者不能确定健康的狂犬病宿主动物咬伤、抓伤、舔舐粘膜或者破损皮肤处,或者开放性伤口、粘膜接触可能感染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唾液或者组织。
狂犬病暴露分级和预防处置原则
暴露分级 |
接触方式 |
暴露后预防处置 |
Ⅰ |
完好的皮肤接触动物及其分泌物或排泄物 |
清洗暴露部位,无需进行其他医学处理 |
Ⅱ |
符合以下情况之一: (1)无明显出血的咬伤、抓伤; (2)无明显出血的伤口或已闭合但未完全愈合的伤口接触动物及其分泌物或排泄物 |
(1)处理伤口; (2)接种狂犬病疫苗; (3)必要时使用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 |
Ⅲ |
符合以下情况之一: (1)穿透性的皮肤咬伤或抓伤,临床表现为明显出血; (2)尚未闭合的 |
(1)处理伤口; (2)使用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 (3)接种狂犬病疫苗
|
注:a 当判断病例存在严重免疫功能缺陷等影响疫苗免疫效果的因素时,Ⅱ级暴露者也应该给予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
02
伤口冲洗的步骤
(1)首先使用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比如自来水)冲伤口,冲洗时应避免水流垂直于创面,应让水流方向与创面成一定角度,以提高冲洗效果并减少冲洗导致的组织损伤;
(2)再用20%的肥皂水(也可用肥皂)或其他弱碱性清洁剂清洗伤口;
(3)重复第(1)、(2)步至少15分钟。冲洗后应立即前往医院,由医生进行下一步处置。
03
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相关生物制品
(1) 接种狂犬病疫苗;
(2)必要时使用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狂犬免疫球蛋白);
(3)接种破伤风疫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