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联系电话

0871-67231043

在线客服
一号客服 二号客服
昆明市经开人民医院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医院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动态>

医院新闻

重口味毁掉中国人——嘴巴一时爽,落得一身病

发布时间:2019-08-08 浏览次数:7366次

舌尖上的中国,病床上的中国人

不开地图炮,而是摆事实,讲道理。

一面高喊养生口号,一面继续享受浓油赤酱带来的味觉大满足,说实话,有些饮食习惯,真该改改了。

近三十年来,中餐并未因食物充足而返璞归真。倒是口味越来越重,因为调味料也随着经济增长和国际饮食文化融合,变得越来越丰富。

各种新奇、爽口的味觉刺激让我们吃得更多,停不下来,肥胖率及各种相关疾病发生率年年攀升。

现今生活不缺吃,冷链也发达,家家有冰箱,到处是超市,寻常百姓餐桌上的食材丰富程度及其储存的便利性,是古代帝王们不可想象的。

最近三十年,我们吃得越来越多、越来越精。

但烹饪方法却和几百年前基本无异。晒干、烟熏、盐渍……是为了长期储存;腐败加工、重油重辣、高盐高糖……是为了掩盖不新鲜的食材的欠佳口味,不浪费。

总之,当年想出这些办法,是因为匮乏。

这是智慧,也是文化,不过放到今天,我们或许要反思一下——

健康隐患是否已经大于美味享受?

1、过甜——伤心脏、肥胖

20122月,发表在国际顶级学术刊物《自然》杂志的《公共卫生:糖的毒性真相》一文指出:

过量的糖就像烟草和酒精一样具有严重危害。

如果长期摄入高糖饮食,可以从上到下毁全身:增加心脏病风险、容易发胖、毁坏牙齿——

·            增加患心脏病风险

美国塔夫茨大学弗里德曼营养科学与政策学院的研究者发现:

儿童每周少喝1份含糖饮料就能改善心脏健康状况,降低今后患上心脏病的风险。儿童所喝的含糖饮料份数越多,他们血液中的甘油三酯含量就越高。

·            容易肥胖

北京协和医院孕期营养门诊韩东梅在201799《健康时报女性版》刊文指出:

糖摄入过多,会增加超重和肥胖的发生风险。糖可以转化成脂肪,高糖饮食是直接造成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            毁坏牙齿

2018518日,在由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事处组织全国相关领域专家编写的《中国儿童含糖饮料消费报告》发布会上,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系主任马冠生教授介绍:

饮用含糖饮料后,口腔里的细菌可以使糖和食物残渣发酵形成牙菌斑。含糖的碳酸饮料有一定酸度,长期饮用会酸蚀牙齿,增加患龋齿风险。

2、过咸——伤心、伤肾、伤血管

英国医学杂志《柳叶刀·全球健康》给出的一组调查数据显示:

在中国,4/5被调查群体每日平均盐摄入量12.5g,是《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规定(6g)的两倍多。

研究指出:全球20岁以上人群中,食盐摄入量平均值,颜色越红,代表盐摄入越多。

饮食偏咸的中日韩三国,在盐摄入上,力压全球大多数国家。

研究认为:中餐重盐的特质直接与健康风险挂钩,也发出中国菜太咸了的提醒。

而过量摄入盐,正是高血压、心脏病、肾病、中风等疾病的重要成因之一。

3、过辣——伤肠、伤胃、胆囊炎

辣椒有强烈的局部刺激作用,虽然口服能增进食欲,但是不宜多食。

过量可引起头昏、眼干,口腔、腹部或肛门灼热,疼痛,腹泻,还会诱发溃疡、伤及肠胃,间接导致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2011310日《健康时报》发表了《人到中年少吃辣》一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教授李蓉介绍:

吃得太辣不仅使循环血量剧增,心跳加快,心动过速,也可能妨碍原有的心脑血管病及肺内病变的康复。

另外,过辣会刺激胆囊,尤其是对慢性胆囊炎、胆石症的人。

对于慢性胰腺炎的病人,贪辣容易使病情发作。人到中年,咽炎、慢性气管炎、口腔问题等,因辣椒素的刺激,更是使病情迁延不愈。

辣椒素的刺激,使胃肠黏膜充血水肿,胃肠蠕动剧增,影响消化功能的恢复。

4、过油——三高、肥胖、伤心脑

油腻食物都含丰富的脂肪,长期摄入这类高脂油腻食物,容易造成三高、肥胖,还会伤及心脑。

·            三高、肥胖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营养科主任蔡红琳指出:

吃油多,摄入过多的饱和脂肪,热量高,容易导致血液里胆固醇增加,加速血管变窄,流通不畅,过多的脂类、糖类容易滞留在体内,引发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

·            伤心血管

血液中过剩的脂肪酸主要以甘油三酯形式贮存,沉积在血管里造成动脉硬化,形成血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神经内科柏峰博士介绍:

很多人喜欢吃动物内脏、烧烤等多油脂、高胆固醇的食物,再加上久坐不动,体内脂肪堆积,三高无形中飙升。这样的生活习惯很可能导致脑梗塞、脑出血、中风等脑血管疾病,从而诱发血管性痴呆。


健康饮食,平平淡淡

2017年,原国家卫生计生委提出三减三健的健康生活方式,即——

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

减盐:每天别超6克。

建议用定量盐勺,如果觉得口味不好,不妨加醋、胡椒等来调味。 

另外,购物时要有标签意识,比如午餐肉等,看看里面的盐含量是多少,特别是钠含量。

减油:每天别超30克。

建议家庭用油要使用控油壶,把全家每天应该食用的烹调油倒入控油壶,炒菜用油均从控油壶中取用。

烹调食物时尽可能不用烹调油或用很少量烹调油的方法,如蒸、煮、炖、焖、水滑熘、拌、急火快炒等。

减糖:糖的总摄入量要控制

不只是白糖和其他甜食,还包括淀粉类食物,如米面食等。淀粉经消化分解,会转为单糖、双糖。

减糖的标准就是包括蔗糖、淀粉在内的各种糖类食物摄入量要与我们每天消耗的能量平衡,避免脂肪堆积,增加身体的代谢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