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类:不能全面评价病变,需要其他影像学检查评价。 临床体征,包括: 1)临床扪及肿块或团块; 2)临床未扪及肿块或团块的乳头溢液; 3)不对称性增厚; 4)皮肤及乳头改变。 |
1类:阴性征象; 12月复查 |
2类:良性征象:基本上可以排除恶性 6-12M复查 1)单纯性的囊肿,积乳囊肿; 2)乳腺内淋巴结(也可能属于1级); 3)乳腺假体植入;4)纤维腺瘤,年龄<25岁或25<年龄<40岁,多次复查图像变化不大; 5)手术部位结构欠规则,多次复查图像无改变; 6)脂肪小叶或脂肪瘤; 7)肯定的良性钙化(环状、边界清楚的短条状、粗大的斑点状、新月形沉积性钙化)。 |
3类:可能良性征象,恶性危险性<2% 3-6M复查 1)首诊纤维腺瘤,年龄25-40岁; 2)复杂囊肿或簇状小囊肿; 3)首次诊断的增生结节; 4)临床扪及肿块,并有局限性不对称改变,病理诊断为硬化性腺病者,应归入3类或4类。 |
4类:可能恶性,恶性危险性3~94% 需组织活检 1)不典型纤维腺瘤及其他良性病变(恶性征象1-2项); 2)40岁以上良性征象的实性病灶(4A 3-9%); 3)中等疑似恶性病灶(恶性征象2-3项),(4B 10-49%); 4)高度疑似恶性病变(恶性征象大于3项),但尚不具备典型的恶性特点,(4C 50-94%) |
5类:高度可能恶性,恶性危险性≧95% 具备典型的恶性征象(恶性风险大于95%)。 |
6类:已活检病理证实为恶性 主要是评价先前活检后的影像改变,或检测手术切除前和新辅助化疗前后的声像改变。 |
BI-RADS分类评估思路
一、建议组织学检查:
1. 有乳腺癌家族史;
2. 患者焦虑;
3. 不愿定期随访;
4. 类实性肿块,不能确定囊实性肿块,簇状小囊肿;
5. 年龄大于40岁的实性肿块,需要手术或病理学检查;
6. 4类及以上的实性肿块。
二、乳腺肿块保乳术后瘢痕分类受病灶性质及检查次数影响:
1.恶性病灶保乳术后瘢痕,首次超声检查 0类
2.恶性病灶保乳术后瘢痕,多次超声检查 2类
3.良性病灶保乳术后瘢痕 2类
乳腺病灶良恶性诊断特征
良性 恶性
• 圆形、椭圆形、浅分叶 形态不规则
• 边缘清楚 边缘模糊、小分叶、成角、毛刺
• 边界光滑 高回声晕
• 无或均匀等回声 不均匀低回声
微小钙化
• 后方回声增强 后方回声衰减
• 侧方身影 周围结构扭曲
• 平行生长(纵横比<1) 不平行生长(纵横比>1)
• 导管扩张/可活动 皮肤增厚/水肿
• 内部无或少许血流 内部血流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