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泻用药基础知识
一、腹泻的定义
小儿腹泻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脱水休克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腹泻的分类
(一)按病因分:
1、感染性: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
(1)病毒性腹泻:小儿病毒性腹泻多为轮状病毒引起,目前广泛用于临床的抗病毒药物有病毒唑、阿昔洛韦、更昔洛韦、喜炎平、干扰素等。近年来研究发现西咪替丁有抗病毒及调节免疫作用,尤其适用于婴幼儿秋季腹泻的治疗。
(2)细菌性腹泻:有研究指出小儿腹泻70℅以上不需要抗生素治疗,只有出现明显的里急后重、血便、脓血便及大便常规中WBC充满视野、大便PH值在7以上时才做为选用抗生素的指征,小儿腹泻常用抗生素为头孢克肟以及阿莫西林等,这些药物对于治疗细菌感染的效果是比较好的。也可根据药敏试验选用合理的抗生素。
(3) 菌群失调所致的腹泻要补充益生菌,主要药物有妈咪爱、培菲康、丽珠肠乐等,要停用原抗生素,辅助口服复合维生素B及维生素C。
2、非感染性:饮食性、气候性、其他因素
(1) 乳糖不耐受、食物过敏、饮食不当所致的腹泻主要改善调整饮食,可以口服婴儿健脾口服液及蒙脱石散。
(2)对于免疫力低下的患儿所发生的腹泻,可以口服牛初乳中提取的免疫球蛋白。
(二)按病程分:
急性: <2周
迁延性: 2周至2个月
慢性: >2个月
(三)按病情分:
轻:仅有便次、大便性状改变,无脱水、无中毒症状
中:有些脱水或有轻度中毒症状
重:腹泻同时伴有重度脱水或有明显中毒症状
三、儿童腹泻的特点
« 儿童腹泻为季节性疾病:高发期为7-11月,7-8月为细菌性腹泻,9-11月为病毒性腹泻
« 儿童细菌性腹泻:主要为大肠杆菌感染。
« 儿童病毒性腹泻:主要为轮状病毒感染。感染高峰为4个月-2岁,为自限性疾病。
四、儿童腹泻药物的合理应用
预防及纠正脱水时治疗小儿腹泻的根本,研究发现90℅以上的小儿腹泻为中度以下脱水或者没有脱水,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口服补液盐(ORS)进行口服补液安全、简便、有效。
蒙脱石散是天然的吸附剂,能吸附肠道内的细菌和病毒,减少病原体对肠道的刺激。其能增加肠粘膜厚度,阻止致病菌定植。只是由于其吸附性强,如果配水量少时,药物经过咽喉部位时患儿偶有恶心或者难以下咽情况发生,所以要多加水稀释。

消旋卡多曲是一种脑啡肽酶抑制剂,改变小肠的分泌功能,用于急性水样泻或者分泌性腹泻效果良好。

复方地芬诺酯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类似吗啡样止泻作用的阿片类生物碱,能迅速减少水样腹泻和缩短腹泻时间。但是其中毒量与治疗量非常接近,可以产生呼吸抑制或者昏迷甚至死亡,禁止2岁以下患儿使用。2岁以上患儿应用也要十分谨慎。
四、儿童腹泻常用药
1、微生态制剂药品:包括双歧杆菌、枯草杆菌、蜡样芽胞杆菌、地衣芽孢杆菌、酪酸梭菌等微生态制剂
主要药品有:妈咪爱、培菲康、金双歧、亿活、整肠生、丽珠肠乐等。
2、肠道吸收保护剂药品:蒙脱石散
主要药品有:思密达、肯特令、必奇等
3、中成药:
(1)儿科止泻药
主要药品有:苍苓止泻口服液、小儿腹泻宁泡腾颗粒、小儿腹泻宁合计、小儿速泻停颗粒、小儿喜食咀嚼片、幼泻宁颗粒、小儿腹泻散、小儿泄泻停颗粒、儿泻停颗粒、秋泻灵合剂等
(2)儿科厌食药
主要药品有:醒脾养儿颗粒、四磨汤口服液、小儿喜食咀嚼片、薏芽健脾凝胶、小儿肠胃康颗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