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采血血流不畅的原因
静脉采血是临床检验和护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的操作技能之一。但在实际采血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会出现血液流出不畅或血液不流等情况。
此时,若不能准确判断原因,及时做出对策,不仅会导致血液质量受影响,造成血液浪费,还会给患者造成伤害甚至引起患者投诉。

为什么会出现采血不畅?导致采血不畅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
1、采血技术因素
在采血时,进针的力度、角度以及进针掌握不准:
①过浅可导致穿刺针头斜面紧贴血管壁或未完全进入静脉内,导致血液外渗,出现血流缓慢。
②过深可导致穿剌针头刺穿静脉,出现血流停止现象。
2、血管因素
血管过细,单位面积流出的血液就少,血液流速就慢,采出的血液容易形成纤维蛋白析出,或堵塞针腔;若针头斜面被静脉瓣阻挡,血流则会变慢。
3、止血带因素
①止血带距穿刺点过远,会引起血管塌陷,造成血流不畅。
②止血带压迫动脉过紧,影响动脉血流量,同时也阻止了静脉血的回流,导致血流变细或中止。
③止血带结扎时间过长,干扰血液流向和流速,破坏体液和细胞间的平衡,还可激活血小板和纤溶酶,引起采血不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