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去年的肺部结节有多大?在哪一侧肺叶?
不记得了,你们去年给我打过电话,要我半年复查肺部CT,但工作太忙,一直没复查,今年单位组织体检,才想起要复查。


您去年的血脂、血糖是多少?
不记得、没大问题。

这样的对话经常出现在我们健康体检中心。
日常我们都是发现自己生病了才会去医院。但事实上,普通人无法判断自己的真实健康状态,很多时候当疾病已经出现明显症状才觉得不妥,这时已经为时过晚,治疗起来也很痛苦且费用昂贵。据统计,慢性病的形成过程,8%取决于医疗条件,10%在于社会因素,7%取决于环境,15%来源于遗传,剩余60%在于生活方式。很多大病在确诊后都预后不良,例如肿瘤。但肿瘤如果能在早期发现,预后会大大改善,甚至根治。因此,我们需要真正、专业的、有效的健康管理,常规的、定期体检显得尤为重要。
问
如何进行健康管理?
一管:要重视“医生体检建议”。
如果写着“定期复查”,一般是指通过这次体检已发现身体有异常,但还不需要马上看病治疗,但需要定期复查相关检查项目,动态对比检测结果。“1个月、3个月、半年复查”说明,在短期内需进行复查,动态关注,根据指标变化,来评估是否有某种疾病的发生。“及时或立即就诊”这很可能明确提示有重要的异常结果,需要马上专科治疗。
二管:管理自己的生活方式。
其实健康体检的真正意义并不仅是检测身体有没有疾病,还可以评估患慢性疾病的风险。健康-亚健康-疾病前期-疾病发作,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一般长达数年甚至十几年。所以及时调整自身的生活、饮食等习惯,达到干预危险因素,防止慢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答
健康体检≠健康管理,只有注重并持续做好自身的检后健康管理,才能让健康体检不走过场,发挥它最好的效用。由单纯体检向健康管理转变,朝着健康管理服务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