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敏试验为临床抗菌药物的选择有指导意义,正确地解读药敏报告单将会帮助我们更好地利用药敏结果来选择合理的药物及合适的剂量等。
不同细菌进行药敏试验时选用的抗菌药物是根据CLSI标准来选择的。不同的药物会使用不同的药物组合,但总体上该标准将所选药物分为以下几类:
--A组:首选,常规试验和报告
--B组:首选抗生素,在下列情况下选择使用
– 细菌对A组抗生素耐药
– 病人对A组抗生素过敏
– 严重感染或多部位、多种细菌混合感染
– 控制传染病流行
--C组:备选抗生素,在下列情况下使用
– 对一个或多个首选药耐药的地区流行株感染
– 对不常见菌感染的治疗
– 控制传染病的流行
--U组:包含某些仅用于或首选治疗泌尿道感染的抗菌药物
因此,同一张药敏报告单中包含的药物有A组、B组甚至可以有C组和U组;不同的标本检出同样的细菌,药敏报告单中的药物也不会相同。关于药敏报告单的解读,常见的问题及答案如下:
1|我们想用的药物在药敏试验中没有做?
①可能是天然耐药
②可能是药物的敏感性被其他药物所预报
2|为什么有的菌报告很多种药物,有的仅报告几种药物?
报告的药物种类根据细菌种类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如铜绿假单胞菌报告的药物较多,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报告的药敏较少。
3|是否能将所用的药都做药敏试验?
①没有必要:通过耐药机制和标志性药物可以预测其他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②没有可能:不是所用药物都可以做药敏试验(需要药物在体外稳定,需要有操作标准和解释标准)
4|在药敏试验报告中MIC越小的抗菌药物效果越好吗?如何根据MIC联合用药?
①感染菌对同一种药物的MIC越小,效果越好;
②不同种抗菌药物之间MIC无可比性;
③目前很多仪器报告的是检测折点,而不是真正的MIC。
5|培养阳性的细菌都需要用抗菌药物治疗吗?
①不是的;
②培养阳性?感染,可能为污染(血培养),可能为定植(痰培养);
③任何结果必须结合临床情况进行评价(很重要);
④感染部位的清创、引流、换药比使用抗菌药物更加重要;
⑤改善患者全身情况:器官功能支持,纠正酸碱平衡,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高血糖等。
6|选择药敏报告敏感的药物,为什么临床治疗无效?
①体外药敏试验只能预测体内治疗效果,并不等同;一般来说,耐药=治疗无效;敏感≠治疗有效;
②可能不是真正的致病菌(污染或定植菌);
③细菌本身因素(如诱导耐药,生物被膜);
④感染部位与药代动力学因素;
⑤细菌的MIC,给药剂量和用药方式;
⑥药敏试验药物中有些药物单独使用无效,但可以与其他药物联合用药;
⑦药物剂型及生物利用度(纯品、商品)。
7|涂片镜检结果与培养结果不吻合?
①涂片镜检是报告所有检见的细菌,而培养的目的是检出致病菌,因此会产生涂片和培养结果不一致的情况;
②一些苛氧菌需在特殊的环境或培养基上才能生长,因此可能在培养后才能得到。
8|取的明显就是脓液标本,为何鉴定报告为无菌生长?
①我们做的是有氧培养,脓液可能为厌氧菌感染。
②可能细菌被大量的中性粒细胞吞噬。
9|鉴定结果明明写着四联球菌、革兰氏阳性杆菌,为何没有药敏结果?
①四联球菌为微球菌,一般不引起人体致病,为非致病菌,故考虑污染可能;
②药敏结果参照CLSI标准,目前革兰氏阳性菌没有参照标准,故暂不能做药敏试验,若需治疗可参照阳性球菌用药。
10|一般培养不是三天出结果吗,今天第四天了怎么还没出来?
一般培养经48小时后,即第三天出报告,若需分离致病菌的则第四天出报告。
11|今天的培养结果怎么与前天的不一样?
①取材是否规范。
②痰标本,有时选优势菌做,就可能导致两次不一样。
12|明显稀便,培养结果为何正常?
①大便普通培养,通常只能鉴定志贺菌、沙门菌感染,致病性大肠杆菌我们没有鉴定血清;
②怀疑霍乱时,需开霍乱弧菌培养;
③可能病毒感染(轮状病毒)。
综上所述,临床用药不但要结合药敏试验结果,而且还要根据患者体征及症状合理选择药物,才能有效治疗感染性疾病。